《经济参考报》记者4月28日从“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研讨会暨《农村绿皮书(2018-2019)》发布会”上获悉,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最大贡献因素。2019年,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增加到1.6万元,其中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将突破6500元。
当日发布的农村绿皮书显示,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,比上年实际增长6.6%;城乡居民收入倍差2.69,比上年下降0.02。
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,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最大贡献因素。2018年,农民工资性收入5996元,比上年增加498元,对农民增收贡献率达42.0%;经营净收入5359元,比上年增加331元,对农民增收贡献率为27.9%;转移净收入2920元,比上年增加317元,对农民增收贡献率为26.8%;财产净收入342元,比上年增加39元,对农民增收贡献率为3.3%。
“农民收入增长中最大的贡献来自劳动力转移,即农业劳动力转到非农产业。”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代表课题组指出,展望2019年,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增加到1.6万元,实际增长6.5%,城乡居民收入倍差将下降到2.66。在农民收入来源中,工资性收入和转移净收入是农民增收的主要贡献因素,预测2019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将突破6500元,转移净收入将突破3300元,二项合计大约1万元。
多位与会权威人士建议,推动城乡深度融合,实现劳动力充分转移。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认为,实现乡村振兴、“四化”同步,最核心的是提高农业生产率,劳动力不能充分转移是重要制约,劳动力转移不足也是制造业有所下滑的原因之一。制约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另一个因素是土地经营规模没有扩大,为此要加快通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一系列其他改革措施、扶持措施,加快适度经营规模扩大。
免责声明:本网站所有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请自担。
1—2月份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下降13 5%(以下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)。从环比看,2月份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
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数据显示,2020年2月份,全国居民消费价格(CPI)仍处高位,但涨幅有所回落。2月份,全国CPI环比上涨0 8%,涨幅比上月回落
疫情发生以来,短期对中国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冲击,中央有关部门近日不断加码多项举措稳定就业。税收、财政、金融等政策与就业政策协同联
2月LPR报价出炉,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,2020年2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为:1年期LPR为4 05%,上次为4 15%;5年
2月20日,果然降息了!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改革后迎来第七次报价,为:1年期LPR为4 05%,5年期以上LPR为4 75%。较上一期的1年期LPR(4 15%)
近日,郑州中海业主打出中海九号公馆强行捆绑,欺诈业主、中海央企搞欺诈,顶级作品秒变渣等字样的条幅,在位于北龙湖区域的九号公馆项目维
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分局近日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(东汇处〔2020〕9号)显示,广东南粤银行股份有限公司...
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今日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(南银罚[2020]1号)显示,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政...
《投资壹线》汪下弟近期,稠州银行可谓境遇不佳。除了屡次收到监管机构的罚单,还陷入助贷风波,涉及多起投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