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出炉后,引发了各界的关注,尤其是第三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6%,而9月份CPI同比增长3%,这样的数据究竟该如何看待?是不是像某些外媒所说的“严重放缓”?对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阶段性问题,又该如何有的放矢应对?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,首先应当明确的是看待指标波动的方法论,仍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和观点,科学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做分析、下判断、出对策。
实际GDP自然是最具代表性综合性的经济指标,但数据评价决不能“只见树木、不见森林”。一方面,由实际GDP和CPI的加总构成的名义GDP,仍处于稳中有进的良好势头,从整体维度表明中国经济增速不仅没有偏离合理区间,而且动能依旧强劲、总量依旧令人瞩目。此外,制造业新订单增多,汽车生产和销售降幅收窄,房地产市场因城施策逐步收效,粮食安全形势向好,种种回暖信号也初步构成了“筑底”态势。这与其他主要经济体对比鲜明,因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中国经济上调了增速的预期。另一方面,对经济全局的观察需要但不该局限于GDP与CPI的短期波动。如论者言,只要就业与收入、生态环境与质量效益稳步提升,增速高一点、低一点都是可以接受的。
先看就业,1097万人的城镇新增就业已基本完成全年目标任务;再看收入,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.1%,与经济增速基本同步。就业、收入直接联系群众的幸福感,是经济发展的目的,进一步看也是发展的潜力。同时,单位GDP的能耗持续下降,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提质增效,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8.7%,铁路货运量同比增长6.1%……综合来看这些表征质量和效益的要素,中国经济并没有“严重放缓”。更何况,总体运行平稳、结构持续优化、民生不断改善,这是在明显增多的困难风险挑战下取得的,实属不易。
同时也要看到,今年以来国内外不确定因素在增加。从外因看,全球正在经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“最慢增长”,周期性因素、体制性阻碍、逆全球化思潮、地缘政治困境等交织,短期难见复苏曙光。从内部看,财政政策的加力提效、货币政策的松紧适度面临不同程度、不同形式的“两难”压力。比如,更大规模减税降费为企业减负,对地方财政收入也形成一定压力;地方专项债规模在拓展、进度在提速,要避免安排使用不当等问题。又如,CPI连续上行,但PPI连续下行,信贷投放既要避免大水漫灌,又要适度开闸、“放水养鱼”,满足实体企业的迫切需要。再如,部分外向型民营企业负担较重,实体经济的投资增速受到抑制,信贷资金有“空转”现象,动能转换中的新业态存在成长困惑,等等。这些复杂情况都考验着各级治理者在合规条件下的治理能力。
面对挑战,我们要坚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,增强忧患意识、沉稳应对压力,着力做好“六稳”工作,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。所谓宏观调控的“逆周期调节”,难就难在相机抉择、平衡施策、精准发力。抓住“稳增长”目标完善调控力、度、效,扩大有效投资补上基础设施短板,用市场化办法降低实际利率,助力中小企业脱困,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、优化营商环境,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,我们一定能练好内功、渡过难关,夯实发展的微观基础,以更高质量的调控赢得更高质量的发展。
免责声明:本网站所有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请自担。
1—2月份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下降13 5%(以下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)。从环比看,2月份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
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数据显示,2020年2月份,全国居民消费价格(CPI)仍处高位,但涨幅有所回落。2月份,全国CPI环比上涨0 8%,涨幅比上月回落
疫情发生以来,短期对中国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冲击,中央有关部门近日不断加码多项举措稳定就业。税收、财政、金融等政策与就业政策协同联
2月LPR报价出炉,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,2020年2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为:1年期LPR为4 05%,上次为4 15%;5年
2月20日,果然降息了!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改革后迎来第七次报价,为:1年期LPR为4 05%,5年期以上LPR为4 75%。较上一期的1年期LPR(4 15%)
近日,郑州中海业主打出中海九号公馆强行捆绑,欺诈业主、中海央企搞欺诈,顶级作品秒变渣等字样的条幅,在位于北龙湖区域的九号公馆项目维
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分局近日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(东汇处〔2020〕9号)显示,广东南粤银行股份有限公司...
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今日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(南银罚[2020]1号)显示,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政...
《投资壹线》汪下弟近期,稠州银行可谓境遇不佳。除了屡次收到监管机构的罚单,还陷入助贷风波,涉及多起投...